隔空“炫富”“秀恩爱”这个曾哭着求华的总统如今“翻身”了

隔空“炫富”“秀恩爱”,这个曾哭着求华的总统,如今“翻身”了!由于全世界都正在遭受新型冠状病毒的攻击,防控措施和防疫物资成为了最必要的当务之急。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大国,在疫情期间就在一直生产防疫物资,压制住疫情蔓延后,便对各国积极援助,在中国购买物资的国家以及捐赠的国家也大都表示感谢,但是某些国家却喜欢反其道而行之。欧洲某些国家一直坚持着政治化病毒,从而导致和中国的关系越来越微妙,本国的抗疫物资也变得短缺,但是不论在什么情况下还是有“正常人”存在的。

欧洲国家把经济损失看的比人命重要,不少国家表面上虽然喊着抗疫,实际上却默默实行群体免疫,也就是放任感染,重症超过疫苗上限自然死亡的就多了。但是欧洲也有把人命放在第一位的国家,他就是塞尔维亚!塞尔维亚采用了中国的抗疫措施,基本已经压制住了疫情,在欧洲除破百万的美国之外,其他国家基本都已过万,而塞尔维亚如今只有8000多人感染。塞尔维亚也是欧洲中唯一一个坚定站在中国一边的国家,由于受到中国的援助,塞尔维亚目前的抗疫物资非常丰厚,国内的呼吸机还有500多台,重症患者根本用不完。塞尔维亚更是对外高调宣布此事,把欧洲诸国嫉妒的眼睛都充血了!

塞尔维亚的最高领导人曾经说:“我们听从中国专家的一切建议!”他们知道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团结一致抗击病毒才是王道。中国援助塞尔维亚的抗疫物资和专家医疗队受到了该国的强烈欢迎,塞尔维亚正是积极听从中国医疗队专家的指导才能彻底压制住疫情蔓延,专家们多次深入塞尔维亚多家医院突出改进方案。塞尔维亚更是对专家们无微不至,专门找了一个会做川菜的山东厨师“笼络他们”,“扣押人质,延迟他们返航”。中国的医疗队在塞尔维亚得到了最高的待遇,也充分展示了欧洲国家中正常的一面。而这个曾哭着求中方援助的总统,如今也彻底翻身了!

虽然在疫情下整个世界的变化都在阐述一个道理: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个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利他主义,但是善良是人类神性的一面。塞尔维亚在爆发疫情期间,欧盟直接不管他们了,因为自身自顾不暇,不抢你物资就算客气的了!中国在疫情之后刚喘口气就对塞尔维亚帮忙,这是世人看在眼中的!不过也让人感到可悲,倘若欧洲真的团结,他的名字还会是塞尔维亚吗?

他曾冒险智救毛主席去世后主席接见其儿子:我给你两个“特权”

1960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日,位于长安街西侧的新华门前,像往常一样静悄悄的,门口只有两名警卫人员在值岗。

这时,一个身材消瘦、皮肤黝黑,一看就是乡里人打扮的年轻男子走到警卫人员面前,说:“同志,我要见毛主席。”

来人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又对警卫人员表明了自己的身份。没过多久,他就被警卫人员带到了中央办公厅招待所住了下来,等待毛主席的接见。

几天后, 一辆黑色的小轿车把他带到了丰泽园外,下车后,他跟在警卫人员的身后,走进了菊香书屋会客室……

“主席伯伯您好,我是贺晓秋的儿子贺凤生。”见到毛主席后,男子主动介绍自己。

“那你应该给我拍个电报嘛,起码我可以发个唁电或送个花圈。”毛主席不无遗憾地说。

贺凤生连忙解释:“父亲临终前跟我大哥说了,您的工作忙,不能麻烦您老人家。”

这时,毛主席的眼中闪出泪光:“你父亲是我的救命恩人呢,没有他们这些人舍身相救,我怕是早就不在人世了。”

贺凤生的父亲贺晓秋,与毛主席是远房表兄弟。他的母亲贺毛氏,是毛主席的堂姑。

贺晓秋小的时候,经常随母亲到韶山冲的外婆家玩,到了上学的年纪后,他干脆留在了韶山冲的私塾里读书。

贺晓秋比毛主席小几岁,两人性格十分合得来,关系很要好。在学校里,作为哥哥的毛主席自然地担负起了照顾弟弟的任务;放学后,两人常一起放牛,割猪草,或是上山里摘野果子吃。

随着年岁渐长,毛主席的思想越来越进步,他经常将自己在书里读到的那些道理讲给贺晓秋听。

在表哥的影响下,贺晓秋也渐渐懂得了:地主是欺压和剥削劳动人民的,要想过上好日子,就必须打倒他们!

1911年,毛主席和贺晓秋约定一起去长沙读书。结果,临行前,贺晓秋的母亲因为家贫,死活不同意儿子出远门读书。毛主席只好独自去了长沙,贺晓秋则留在家里务农。

毛主席在长沙求学期间,曾几次回到韶山冲过春节、暑假。每次回家时,毛主席都会见到表弟贺晓秋。

虽然两人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见到贺晓秋,毛主席就会给他讲外面的世界如何、革命的形势等,他还将几本当时在青年人中影响非常大的《新青年》杂志送给了贺晓秋。

1925年的春天,韶山冲的杜鹃又红了。毛主席带着妻子杨开慧和两个儿子回到家乡,一边养病,一边开展农动。

他在家乡广泛地走访乡亲、农家,了解韶山附近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农村的阶级状况和各种社会情况,并向广大农民讲述他们贫苦的原因,摆脱贫困的方法,同时也给他们介绍国家的政治形势,号召他们联合起来,反抗压迫他们的人。

一直在家务农的贺晓秋,本就深深地感受到了农民的被压迫,如今,他在表哥的教育下,更加懂得了只有反抗才能翻身的道理。

他加入了秘密农协,积极开展农动,并协助表哥了解农村的情况,帮助表哥送文书,组织会议,成为表哥的好帮手。

因为将自己的精力都放在了革命运动上,贺晓秋几乎无暇务农,家里的30亩田地也逐渐荒芜了。但是贺晓秋并不后悔,他始终牢记表哥的话:先有国,才有家。

1927年1月,毛主席再次回到韶山冲,考察韶山、银田一带农动的开展情况,了解他前年亲手播下的革命火种在家乡燃起了怎样的熊熊烈火。

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已经逐渐露出其反动的面目,湖南的军阀开始秘密抓捕人和革命人士。

毛主席在韶山只待了5天,就得到了军阀要来抓捕他的消息。此时,只能尽快离开韶山了!

贺晓秋不放心表哥的安全:万一他在路上碰到了敌人,可怎么脱身呢?左思右想之后,他提议,让表哥化装成乡里的郎中,坐在轿子里由人抬着离开韶山。

毛主席不同意,因为一旦自己被敌人抓捕,还会连累到抬轿子的乡亲们。但贺晓秋表示:情况紧急,顾不得那么多了,万一有情况,人多也好应对。

于是,贺晓秋找来一顶轿子,让毛主席坐在里面,由他和另外三个人抬着,走出了韶山冲。

刚出村没多久,竟然真的遇到了几个持枪的特务。他们拦住了“轿夫”们:“站住!轿子里坐的什么人?到哪里去?”

贺晓秋急中生智:“长官,我家里有人病了,请了一位郎中看病,现在正要进村呢,您看这人命关天的……”

贺晓秋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出几块银元,塞到了特务的手里。特务见了银元,果然松了口:“既然是这样,那就快走吧,快走吧!”

就这样,毛主席一行人成功地脱了险。不过,贺晓秋不敢大意,又抬着轿子走了十多里路,一直出了韶山地界。

“晓秋啊,我看到这里差不多了,敌人追不到了。”毛主席示意贺晓秋停下轿子。

“润之哥,你说这话就见外了。”贺晓秋从口袋里掏出最后几块银元,对毛主席说:“我这里还有点钱,你拿着,在路上要是遇见什么事,也好有个周转。”

毛主席连连推辞:“这钱我不能拿,你攒几个钱不容易,家里还有一家老小要吃饭过日子呢!”

“润之哥,我们乡里人只要有手有脚就饿不死,和你在外面奔波不一样,你是干大事的人,我也帮不上你的忙,这点钱就当我为革命作贡献了。”贺晓秋坚持把钱塞到了毛主席的口袋里,毛主席只好收到了这几块银元。

两人分别后没过多久,蒋介石就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韶山也笼罩在之中。

贺晓秋也被反动派抓走了,尽管敌人对他严刑拷打,逼他说出的下落,但他一口咬定“不知道”,最后因为敌人也没有确切的证据,只好把他放了。

贺晓秋出了监狱后,开始带着妻子儿女到处流浪,最后来到了岳阳华容县,在洞庭湖区开了片荒田,勉强度日。

1949年10月1日那天,当贺晓秋从广播里听到那熟悉的乡音宣布新中国成立时,他不禁热泪盈眶:润之哥领导的革命,终于成功了!

这年年底,他给毛主席写了封信,祝贺他当选为国家主席,同时也向他如实反映了华容农村的生活、生产情况。

信寄到北京时,毛主席正在苏联访问,直到回国后他才读到这封信。同时,他也收到了贺晓秋的弟弟贺晓明的来信。

晓秋贤弟如见:去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来信收到,感谢你的好意。所说各项工作缺点,应当改正,如有所见,尚望随时告我。接到晓明一信,我分不清谁是兄谁是弟,请你来信说明。此问安好。

收到毛主席的回信后,贺晓秋很高兴,知道表哥没有忘了自己。这以后,他便听从毛主席的意思,将自己在乡下的所见和家里的情况“随时”写信告知毛主席。

通过贺晓秋的来信,毛主席掌握了不少农村的情况。当他得知贺晓秋的儿子贺凤生患上了骨髓炎后,马上寄去了300万元(旧币,合新币300元),嘱咐他好好给儿子看病。

贺晓秋生性耿直,遇到有不合理的现象就会想着要告诉毛主席,他的儿子贺凤生跟他有着一样的性格。

1960年,贺晓秋临终前嘱咐儿子贺凤生:自己不能去北京了,你一定要将农村“”的真实情况告诉毛主席。

于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贺凤生在处理完父亲的丧事后,拿着毛主席1950年写给父亲的信,坐火车来到了北京。

贺凤生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沓集体食堂的餐票递给毛主席,说:“主席伯伯,我想请你到我们那里去吃几餐钵子饭,吃食堂饿死人啦!”

不等毛主席回答,贺凤生又连珠炮似的说起来:“公社化运动后,农民好不容易盖的房子、分的房子,全部都要拆了去居民点,小铁锅砸了练钢铁,小灶拆了积土肥,连屋里的碗筷都要全部充公,食堂里餐餐萝卜菜红烧,看不到几个油星子,饭也吃不饱,好多人饿得路都走不动了。”

“人一饿起肚子来,就什么都顾不上了,一些人跑到集体田里扯萝卜吃,被值夜班的民兵抓到,一根麻绳子一吊就是半夜。”

贺凤生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看到的农村情况:一些干部作风恶劣,层层虚报浮夸产量;推行“深耕密植多打粮”,结果深耕过度,片面密植反而影响了产量,有的田甚至颗粒无收;大炼钢铁把山里的树都砍光了,一个村子都找不到一棵碗口粗的树;农民的各种农具都充了公,连养只鸡、种几厘菜都不允许……

毛主席听了贺凤生的汇报,感叹地说:“感谢你为中央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情况,这是我和少奇、恩来都难以掌握的真实情况啊!”

时间过得很快,秘书好几次来催毛主席休息,毛主席才依依不舍地结束这场会谈。最后,他对贺凤生说:“现在社会上像你贺凤生这样敢讲真话的人太少了,我给你两个权力:一是有困难可以随时找我,二是有什么情况也要随时告诉我。”

送走贺凤生后,毛主席深感下情不能上达的弊病已经相当严重了,于是不久之后,他便发出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号召。

到了1961年,全国各地的公共食堂开始逐渐解散、取消,对此,农民群众反应热烈,有的甚至说这是“第二次解放”。

1966年,席卷全国的“”开始,眼看农村又乱起来了,贺凤生又坐不住了,他想起了毛主席给他的两个“特权”,于是再次来到北京,向毛主席反映情况。

毛主席接见了性子爽直的贺凤生,他笑着说:“你贺凤生还是当年的贺凤生啊!”

这次,贺凤生将农村到处背语录、买石膏像以及大批干部被打倒、文物古迹遭到破坏、农业生产几乎停顿等现象向毛主席作了汇报。

毛主席听着贺凤生提供的情况,脸色越来越沉重,他感叹地说:“哪怕是我和周总理下去,不碰上你贺凤生,恐怕也没有人敢说这么真实的情况啊!”

此后,贺凤生一直谨记毛主席的教导——“为人民群众多做贡献”,他在基层勤勤恳恳地工作,心里时刻装着百姓的疾苦。

按照血缘关系,贺晓秋父子与毛主席不算太近,但他们一个救过毛主席,一个多次向毛主席反映真实情况,不愧为毛主席的好亲属和好同志。

毛主席身居高位,却能虚心听取基层人民最真实的心声,并及时纠正工作中的缺点,反映了一个伟大领袖的博大胸襟和从谏如流。

2-3!世界杯4冠王倒下54%控球射16脚8千万巨星爆发曼城笑了

原标题:2-3!世界杯4冠王倒下,54%控球射16脚,8千万巨星爆发,曼城笑了

比利时和德国两支球队在卡塔尔世界杯上同病相连,都是早早地从小组中出局,比利时从世界第1的宝座上跌落,现世界排名第4,德国队现世界排名第14,创近年来新低。德国是024年欧洲杯的东道主,所以不用参加欧预赛。两队在柏林进行了一场热身赛,比赛中,德布劳内3分钟内送出2次助攻,卡拉斯科和卢卡库开场闪击战连续进球,菲尔克鲁格通过点球扳回一球,下半场德布劳内打进扩大比分的进球,终场前格纳布里扳回一球,最终德国队以2-3的比分落败。

德国对阵比利时,弗里克派出4.3亿欧元的首发阵容,菲尔克鲁格,维尔纳搭档锋线,格纳布里,基米希,格雷茨卡,维尔茨坐镇中场,沃尔夫,金特尔,科雷尔,劳姆组成防线,特尔施特根把守大门,比利时方面,首发阵容的身价是2.9亿欧元,卢卡库顶在突前位置上,卡拉斯科,德布劳内,卢克巴基奥坐镇中场,奥雷尔,奥纳纳搭档双后腰,西特,维尔通亨,法斯,卡斯塔涅组成防线,卡斯蒂尔斯把守大门。

比赛开始第5分钟,比利时反击机会,德布劳内中场带球突进中送出斜塞球,左路卡拉斯科高速前插杀入禁区内扣过沃尔夫的铲抢后劲射破门得分,比利时取得梦幻开局,客场1-0领先德国队。第8分钟,比利时的反击卷土重来,德布劳内中场带球突破到禁区前沿送出直塞球,卢卡库前插突入禁区内单刀破门得分,比利时开场闪击战,2-0领先德国队。

第18分钟,德国队角球机会,禁区内比利时解围由守转攻,卢克巴基奥禁区前沿挑过防守球员后一路长驱直入形成超级大单刀机会,但卢克巴基奥突入禁区内面对特尔施特根射门时却打偏了,比利时错失再次扩大比分的机会。第20分钟,比利时开出左侧角球,禁区内卢卡库头球攻门,皮球击中横梁后弹出,德国队再次逃过一劫。

第42分钟,德国队获得左路角球机会,基米希主罚角球,禁区内菲尔克鲁格头球攻门,卢卡库手臂张开阻档了皮球的方向,主裁判果断判罚了点球,菲尔克鲁格主罚点球命中,德国队半场结束时扳回一球,1-2落后比利时。

下半场双方易边再战,第53分钟,沃尔夫左路突破后传中,格纳布里跟进包抄推射打偏。第58分钟,恩梅查中场送出直塞球,维尔纳前插形成单刀推射破门得分,但边裁举旗示意维尔纳越位在先,进球无效。第77分钟,德凯特拉雷左路送出直塞球,特罗萨德高速前插突进中送出横传,禁区中路德布劳内包抄跟进推射破门得分,比利时再一次扩大比分,3-1领先德国队。

第87分钟,沙持左路突破后下底倒三角回传,格纳布里包抄推射破门得分,最终德国队以2-3的比分不敌比利时。从赛后的数据显示来看,德国队的控球率是54%,全场16次射门4次射正,反观比利时的控球率只有46%,全场7次射门4次射正就打进了3球。德布劳内在比赛中制造3粒进球,状态非常火热,国家队比赛结束后,曼城将迎来魔鬼赛程,英超联赛中对阵利物浦,欧冠对阵拜仁,德布劳内状态的回升,瓜迪奥拉做梦都会笑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残指神射贝尔坦斯:世无艰难 何来人杰

每个周六早上八点左右,父母亲尚未起床,大洋彼岸的人们还在沉睡,小戴维斯和他的哥哥戴利斯就拿着体育馆的钥匙悄悄出门了。在波罗的海清晨的阳光下,穿过静谧的街道,他们这种每周一次的“出游”渐渐成了自然习惯。

“去篮球场上打球,”贝尔坦斯说道,“对我而言就像其他人去上学一样稀松平常。”

所以每当周末学校放假的时候,他们就会不停打球……他们有时会非常沉迷于国外的某场足以激发想象力的比赛,以至于常常忘记了吃饭。

“他们”指的是当地的孩子,贝尔坦斯的邻居们,这是一群有着同样的NBA梦想的人。然而,这个拉脱维亚北部的小镇以前从未有人实现过这种梦想。就现实情况来说,还真做不到。当时还没有哪个拉脱维亚人在NBA有过89分钟以上的出场时间,更别说出自这个只占全国人口0.16%的方寸之地了。拉脱维亚全国人口只有190万,以往从没打进过国际篮联举办的世界杯,时至今日也未取得突破。

这么说吧,仅仅是去NBA打球这个概念,对于任何理智的拉脱维亚人来说,这都是荒谬的。

在他以青少年球员的身份前往1000英里之外的地方打球之前,所有人都说他打不了篮球。

在他通过交易成为马刺的长期拼图之前,曾两次被人错误的叫成不同的球员,这两个球员的名字都和贝尔坦斯无关。

贝尔坦斯的故事就是现代篮球世界和人文精神结合的妙笔。圣安东尼奥马刺此前豪取六连胜(3月15日之前)之际,这个本赛季精准度联盟第二的远程杀手得到了轮休的机会。

在拉脱维亚的Rujiena,当地的居民彼此熟识。你在便利店碰到的女士,要么是同学的母亲,要么是父母的医生,再就是邻居的朋友。不过真正出生在那儿的人很少,因为当地的医院不多,可你却能够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像贝尔坦斯兄弟这样健康强壮的小伙子会被召集起来予人帮助。他们会帮助当地人采摘西红柿和土豆,不过他们的报酬既不是美元,也不是欧元,而是西红柿和土豆。贝尔坦斯的一家靠着父母亲做健身教练的微薄收入勉强维持着生计,他还记得,“有时候我们会连着四个星期吃不同的土豆,有炸土豆、烤土豆和煮土豆。”

Rujiena实在太小了,连一支半职业的篮球队都承担不起,所以贝尔坦斯兄弟俩常常会去到有着25000居民的Valmiera看父亲丹尼斯打球。正是在那座逼仄的体育馆里,年幼的贝尔坦斯燃起了内心的斗志。小的时候,贝尔坦斯是父亲的头号粉丝。他在场边为父亲加油助威的时候,脑海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想法:我想像他们那样打球。我想上场。有时在拉脱维亚的电视节目上观看了乔丹在公牛时期的集锦后,他的那种想法愈发强烈。

“我告诉父母说我想去NBA打球,”贝尔坦斯回忆道,“他们当时也许觉得我在说笑。可我当时不是这么认为的。”

贝尔坦斯怎么想就怎么说,直来直去。有时候这是会惹麻烦的。大概9岁、10岁的时候,贝尔坦斯被父亲从多支少年篮球队中逐出了,正如贝尔坦斯如今所承认的那样,“我那会儿老喜欢指导人。”

正因如此,小小年纪的贝尔坦斯得到了“导演”和“老板”这样的绰号。但正是老板的姿态促成了他要前往NBA的决心。这种心态使得他不断与比自己大三岁的哥哥戴里斯单挑,哪怕他总是输家也依然如此。所以他在和比自己大的孩子斗牛时也很强硬。据戴里斯回忆,有次他和弟弟打得火热时,“贝尔坦斯突然跑到厨房。我听到橱柜被打开了,所有的刀叉都……我看到他拿着把刀向我跑过来。”

“哈哈哈哈,”贝尔坦斯笑着解释,“我当时压根就没想拿刀干啥。可是他大我三岁啊,我只有那样才能吓到他啊。”

后来戴里斯把自己锁在房间里,贝尔坦斯的情绪才最终安定下来。刀刃归位。不过几年后的一件事差点断送了他的篮球梦。

兄弟俩因为一件日常的家务来到了靠近镇中心的爷爷家的后院里,13岁的贝尔坦斯在那儿拉着电锯嗡嗡作响。他们从树上锯下木材为爷爷过冬取暖。年长的戴里斯任务更重,不过电锯另一头出力更少的贝尔坦斯渐渐有些不耐烦了,恳请和哥哥换着来。戴里斯同意了。这时开始下雨了,贝尔坦斯加快了速度。就在这几分钟内,悲剧发生了。

贝尔坦斯戴着的那支略微偏大的手套卡住了,电锯锯过来了,撕裂了戴维斯的中指指甲,旋即又切断了他右手无名指第二指节以上的手指。

没有喷薄而出的献血,没有眼泪,更没有哀嚎。只有震惊。戴里斯回忆道:“你能看到,当时情况非常不妙。”

简单的一番无用功搜索了一会儿那被切掉的半截手指之后,贝尔坦斯家的车子在这座只有一所学校的镇上飞速行驶。贝尔坦斯坐在后座,戴里斯在身旁安抚他的情绪。他们先找到一辆救护车,然后开车到30分钟车程之外的最近的正规医院。

根据贝尔坦斯会议,术后几天,父亲跟他说,他的篮球梦可以结束了。他一个月之后回到球场上很是挣扎,他也同意了父亲的观点。他当时很是沮丧地嘟囔着,“我要去踢球或者是玩其他运动了。”

然而,久而久之他调整过来了。很多射手是通过中间的三根手指触球来发力,贝尔坦斯学会了只用两根手指发力。一年后,他在一个少年全明星赛上赢得了三分大赛冠军。他如今回过头看,“那真是个很特别的时刻。”

那失去的半截手指成了很多人的笑料,而不是贝尔坦斯眼中的困难,它是同学们午餐时恶作剧和恶搞握手礼时的“素材”,甚至会干扰到他的罚球。马刺的球探注意到了他的这个特征,不过并没有放在心上。现在的有些队友,比如鲁迪-盖伊会对他这个缺失的半截手指感到难受,可是很多人甚至都注意不到。

“我很幸运了,毕竟只失去了半截手指,”13年之后的今天再回忆那件事时贝尔坦斯很是坦然。

可如果失去的不止半截手指呢?贝尔坦斯的回答是:“如果需要的话,我或许会换成左手接着打篮球。”

2013年6月某个让人头晕眼花的日子里,场上的队友们打得风生水起,贝尔坦斯却忧心忡忡。这场轮白热化的系列赛第四战进行到比赛中段时,身高6尺10的瘦高个贝尔坦斯运球时摔倒了。这场比赛关乎到贝尔坦斯所在的贝尔格莱德游击能否连续第十二次夺得塞尔维亚联赛冠军。回到更衣室简单治疗之后,贝尔坦斯的膝盖绑上了固定支架。他和以往一样意志力顽强,中场休息时小跑着尝试上篮时他还告诉自己,“这可是决赛啊,我要全力以赴。”

对于当时这个差点失去一只手的20岁小伙而言,困难并不陌生。18岁那年,他本要去斯洛文尼亚打球,然后因为“手续问题”不得不在场边观战数月。·他在19岁的年纪就适应了以对抗激烈著称的塞尔维亚联赛和严厉的传奇教头杜勒-武约塞维奇。贝尔坦斯谈到杜勒-武约塞维奇时表示:“当时的第一印象是,我这辈子还没这么怕过一个教练。”

即便困难被渐渐克服,武约塞维奇也会特意增加难度。在一次训练赛后的加练环节,贝尔坦斯和当时的队友、现在效力国王的后卫波格丹诺维奇本来只需要连续投进10个掩护后的三分就能去洗澡,可是武约塞维奇觉得这没有挑战性。所以他给两位射手发了大手套和绑带,让他俩蒙眼投篮,貌似他觉得少了半截手指也不叫事儿。

可是这一次,破碎的膝盖是完全不一样的。贝尔坦斯的队友们在庆祝冠军的时候,他在一旁坐着,被伤情的不确定性裹挟着。那天晚上,戴里斯给弟弟打了电话,他能从弟弟的声音中听出他的害怕。不久之后,害怕成了现实。诊断结果出来了:前交叉韧带撕裂。

贝尔坦斯回忆道:“一开始我觉得,我还没见过哪个球员经历过这么严重的伤病之后还能强势复出……我还能回到赛场上,可是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打出以往那种表现。”

在他之前,他一直都是欧洲最为炙手可热的新星之一,18岁那年就被马刺选中,19岁就已是欧洲联赛的常客。突然之间,他的远大前程就被种种未知吞噬了。九个月单调乏味的恢复期,这种折磨足以毁掉很多还未打出名堂的希望之星。

那么贝尔坦斯什么时候才能走出来呢?他什么时候才能破除万难做回从前的自己呢?那他是什么时候回到赛场拿下第三个塞尔维亚锦标,从而转会到西甲的巴斯克尼亚,并且再次在欧洲赛场上绽放光芒的呢?

可毫无疑问的是,这一次他不再害怕。这一次,当贝尔坦斯在15年3月的一场比赛给打电线岁的他传递出了一种决心:把悲伤留在今天,明天就不必再提起。

“第一次大伤时我为自己感到难过,可是我后来意识到这毫无意义,”贝尔坦斯说到,“如果我曾经走出了困境,那为啥不能再来一次呢?当时身边有很多人都在为心,我却是最为淡定的那个。”

贝尔坦斯在很多方面都很早熟,他的思想甚至比球场上的表现还更为成熟。马刺总经理布福德表示:“他很真诚,很成熟。你看看他在恢复时采取的手段就知道了……他有着超出年龄的成熟。”

2011年6月意大利特雷维索举办的阿迪达斯欧洲夏令营上,布福德和马刺团队面见了贝尔坦斯,他们当时就意识到了贝尔坦斯的“少年老成”。两周之后的选秀之夜,他们想起了这一点。

在贝尔坦斯实现NBA首秀的五年前,马刺就对他很笃定了。2011年的选秀之夜,马刺高层就一直在和印第安纳高层谈判。谈判的结果就是,马刺把波波维奇的爱将乔治-希尔送回家乡印第安纳,而步行者送出第15顺位新秀——来自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怪物。

据布福德回忆:“如果不是因为他们有一个特殊的球员,我们是不会去交易那个15号签的。”

那个特殊的球员当然就是莱昂纳德。这次交易共涉及到双方共四名球员,两年之后再回头看,就会发现这是笔典型的双赢交易。Grandland的记者Zach Lowe为此写了一篇3427个字的文章,却压根没有提到“贝尔坦斯”。

可就在交易的大体框架敲定时,马刺的高层就想到了这个身形瘦高、脸色苍白的来自奥林匹亚联盟的小伙子。在2010年的U18欧锦赛上,贝尔坦斯就已经让马刺的球探们感到印象深刻。后来的2011年耐克峰会和其他活动上,他们一直在关注着贝尔坦斯。在好事者看来,马刺和步行者那笔交易的主角是莱昂纳德和乔治-希尔,而这个后来兑现成贝尔坦斯的42号签和Erazem Lorbek的签约权只是添头。可是在马刺看来,他俩是必不可少的。就如布福德所言,他们一开始是考虑用29号签选贝尔坦斯的,可是最终选了科里-约瑟夫。13个顺位之后,贝尔坦斯依然是无人问津,于是马刺用42号签锁定了他。

不管是马刺还是贝尔坦斯,双方谁都没料到这个等待会有五年之久。是伤病推迟了贝尔坦斯在NBA的亮相时间。不过,所有人都预计这种等待会是值得的。这几年的夏天,已经能操起一口流利英语的贝尔坦斯一直在为拜访圣安东尼奥做准备。他还去美国接受了两次ACL手术。

圣安东尼奥一直都是贝尔坦斯心仪的去向。当他最终来到这里时,他没有失望。至于说这一路走来所穿越的风雨,那是很难熬的,可是他们成就了如今的贝尔坦斯。

贝尔坦斯通过一次错位掩护摆脱防守后命中了一记中距离跳投,此时距离当初萧华在选秀夜喊出他的名字已有8年之久。他接球后出手三分只需0.6或0.7秒,他的三分非常致命,而且手型流畅自然且赏心悦目。在马刺这么一支由中距离攻击手主导的球队里,贝尔坦斯是完美的补充。马刺队场均三分出手次数25次,低于联盟平均水准,可是命中率却是高于联盟平均水准的40%,主要还是因为贝尔坦斯的存在。

贝尔坦斯的三分命中率高达46.2%,正是这种打击使得贝尔坦斯球还没离开他的残指时,对方球迷就已双手抱头大喊“噢不要啊”。他被排除在今年的全明星三分大赛之外着实让人费解,他说他没有“生气”,不过“肯定是不开心的”。

“可是与此同时,我能在联盟打球可不只是因为三分,”贝尔坦斯说到。这支状态飘忽的马刺过往三个月24胜14负,贝尔坦斯期间场均能出场25分钟,光靠三分可是做不到的。“波波维奇一开始就跟我说,”贝尔坦斯近期感慨道,“我能靠进攻在NBA立足,但是我要在马刺做好防守。”26岁的他听取了教练的建议。自那之后,为了赢得波波维奇的信任,他就一直在努力。

过去三年,在NBA和发展联盟之间的起起落落进一步磨练了贝尔坦斯的心性。虽说去年夏天以两年1450万美金与球队续约,但是他的出场时间也会间或跌到个位数。“感觉就像一切要从头来过了。”

过去的每一段经历才造就了如今的闪光:从塞尔维亚联赛的赤刀见红到肿胀的膝盖,从15岁那年因为一次不看人传球耍砸被一个立陶宛球员怒骂,到一次次地在和戴里斯的斗牛中落败,从被哥哥的朋友们奚落,成长过程中平均每天哭一次,到爷爷后院的那次悲剧。

20年过去了,戴里斯与鹈鹕的签约使得Rujiena这个小镇成了输送NBA球员的知名产地。那里长路漫漫,黑夜短暂,容易让人陷入沉思,想起那些周末的闲逛和自发组织的马拉松,想起贝尔坦斯这一路走来的非凡之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