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在赞比亚农业投资存量位列中国对非农业投资前列

赞比亚是位于非洲中南部的内陆国,国土面积75.26万平方公里,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温和凉爽,别称“铜矿之国”。赞比亚是撒哈拉南部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国家,2018年总人口1735.18万,其中约有一半居住在城市,基础设施和交通良好,2018年GDP为267.2亿美元。首都卢萨卡是赞比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枢纽,也是赞比亚最大的城市。

农业是赞比亚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全国约三分之二人口从事农业。赞比亚共有4320万公顷可耕地,占国土面积的58%,但仅开发了约15%,且普遍缺乏灌溉系统,农作物抗灾能力较弱。主要农作物包括玉米、小麦、花生、棉花、甘蔗及烟草等,烟草、食糖、蔬菜和咖啡等是主要出口农产品,品质较好极具市场竞争力。淡水及牧草资源丰富,水产养殖业及畜牧业发展潜力较大。

中国不仅是赞比亚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外援来源地,也已成为赞比亚最主要的外资来源地之一。中国企业在赞比亚的农业投资存量位列中国对非洲农业投资的前列,主要领域集中在粮食、棉花收购加工、蔬菜种植和畜禽养殖。青岛瑞昌棉业有限公司利用“公司+农户”方式让超过20万赞比亚人摆脱靠天吃饭的境地,走上致富之路;青岛瑞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实施的国家级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赞比亚农产品加工合作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吉林省海外农业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在赞比亚开发的吉林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园,引进循环农业理念,从事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及农业休闲观光等业务,广受赞誉。中垦产业有限公司扎根赞比亚,目前拥有包括中央省三个、铜带省一个共四个农场,面积共5300多公顷,是赞比亚面积最大的中资农场。

中国电建应邀参加中国驻赞比亚使馆国庆招待会

9月26日,中国驻赞比亚使馆在卢萨卡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及赞比亚加入“一带一路”倡议5周年暨希奇莱马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招待会,中国电建水电十一局作为在赞中资企业代表应邀参加活动。中国驻赞比亚大使杜晓晖主持招待会,赞比亚商业、贸易和工业部长穆伦加、旅游部长西孔巴、交通部长塔亚利等政府官员,以及多国驻赞使节、媒体人士、中国商会、中资企业等700余人参加。

杜晓晖大使指出,希奇莱马总统此次访华是传承之旅,也是拥抱中国机遇之旅,是“一带一路”之旅,也是深化合作之旅,更是全面战略伙伴之旅。中赞《联合声明》确认了“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共同发展”是双边关系的重要原则。中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成为中非合作和全球南方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明年将迎来中赞建交60周年及赞比亚独立60周年,中国驻赞比亚使馆将以此为契机,共同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全面拓展各领域合作。

招待会现场设有中国商会及中资企业风采展,包括水电十一局在内共十余家单位参展。水电十一局展位通过宣传墙和播放企业宣传视频的方式,展示了公司在赞比亚的优质履约成果,在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基础设施建设、职业技能培训、疾病防治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展位还特别设置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美食摊位,吸引了众多到场嘉宾驻足品尝。

席间,杜晓晖到公司展位与电建职工代表亲切交谈,对公司在赞比亚的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下凯富峡水电站是中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成果,对促进中赞友好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公司在此次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访华期间所做的相关工作表示感谢,希望公司再接再厉,在持续发展水电、新能源等电力建设项目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推进与赞方在农业等其他领域的合作。

中国电力网:你关心的,就是我们所关注的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中国电力网中国电力网简介:

中国电力网于1999年正式上线运行,是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主办的全国性电力行业门户网站。

非洲介绍:赞比亚

赞比亚是非洲中南部内陆国家,境内大部分地区为海拔1000-1500米的高原,有世界著名的维多利亚瀑布、莫西奥图尼亚瀑布、卡里巴湖、卡富埃国家公园、赞比西河及和19个国家级野生动物园,自然景观资源丰富。文斯敦博物馆、火车博物馆、姆库尼文化村、马拉姆巴文化村等也是赞比亚的著名景点,向游客展示了赞比亚独特的人文历史。

赞比亚共和国简称赞比亚,非洲中南部内陆国家,东接马拉维、莫桑比克,南接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和,西邻安哥拉,北靠刚果(金)及坦桑尼亚。大部分地区海拔1000~1500米。属热带草原气候,5~8月为干凉季,气温为15~27℃,9~11月为干热季,气温为26~36℃,12月至次年4月为雨季。年平均气温18℃~20℃。

赞比亚实行总统内阁制。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由全民选举产生,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一次。2015年1月20日,赞比亚举行总统补选,爱国阵线候选人伦古当选赞比亚新一任总统。2016年8月11日,赞比亚举行总统选举,伦古总统获胜并于9月13日宣誓就职。

赞比亚经济主要包括农业、矿业和服务业,其中以铜开采和冶炼为主体的矿业占重要地位。独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发展较快,此后由于国际市场铜价下跌,政府国有化政策失误等原因,经济陷入困境。2017年6月,伦古总统公布第七个国家发展规划,以推进经济多元化、创造就业、削减贫困、提高政府效能为重点,争取于2030年建设成为繁荣的中等收入国家。

赞比亚自然资源丰富,以铜为主。铜蕴藏量2000万吨,约占世界铜总蕴藏量的2.8%,素有“铜矿之国”之称。钴是铜的伴生矿,储量约35万吨,居世界第二位。此外还有铅、镉、硒、镍、铁、金、银、锌、锡、铀、绿宝石、水晶、钒、石墨、云母等矿物。全国森林覆盖率为45%。

赞比亚采矿业较发达,是国民经济主要支柱之一。其主体是铜矿和钴矿的开采和冶炼,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矿业仅增长2.4%。2009年,随着国际市场铜价回升,矿业增长势头强劲,卢姆瓦那、卢安夏等大型铜矿先后投产或复产。2017年,铜产量为85万吨,制造业较落后,独立前,工业制成品基本依赖进口。独立后,政府积极致力于发展国有制造业。多执政后,对制造业实行私有化,1998年以后,制造业得到较快发展。食品、饮料、烟草、纺织和皮革等行业产值约占整个制造业的75%。

农业是赞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全国80%以上人口从事农业,目前开发的可耕地面积为620万公顷,只占全部可耕地的14%。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小麦、大豆、水稻、花生、棉花、烟草等。正常年景玉米可自给。赞耕地普遍缺乏灌溉系统,农作物抗灾能力较弱。

赞比亚主要出口铜、钴、锌、木材、烟草、食糖、咖啡等,其中铜出口是赞主要的外汇来源。主要进口机械设备、石油、化工产品、医药和纺织品等。主要出口国为瑞士、中国、南非、刚果(金)和埃及等,主要进口国为南非、刚果(金)、中国、印度等。

卢萨卡(Lusaka)是非洲东南部内陆国赞比亚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位于赞比亚的东南部,海拔约1400米的高原之上。全国工商业中心,农产品的重要集散地。由于赞比亚是一盛产铜矿的内陆国,卢萨卡有铁路通往邻国坦桑尼亚以运铜出口,而有“铜都”之誉。

恩多拉,赞比亚中北部城市,铜带省首府和进出口门户,距离刚果(金)边境仅10公里,人口455194(2010年)。恩多拉是铜带省第二,赞比亚第三大城市,工矿业中心之一,是赞比亚一年一度的贸易博览会所在地。

维多利亚瀑布又称莫西奥图尼亚瀑布,位于非洲赞比西河中游,赞比亚与津巴布韦接壤处。主瀑布被河间岩岛分割成数股,浪花溅起达300米(1000英尺),远自65公里(40英里)之外便可见到。欧洲探险家,戴维·利文斯敦1855年在旅途中发现它,并以英国女王的名字为其命名,维多利亚瀑布198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每逢新月升起,水雾中映出光彩夺目的月虹,景色十分迷人。瀑布声如雷鸣,当地卡洛洛-洛齐(Kalolo-Lozi)族居民称之为“莫西奥图尼亚”(Mosi-oa-tunya),意即“霹雳之雾”。

赞比西河(英文名:Zambezi River)又名利巴河,方言意为“巨大的河流”。 赞比西河全长2660千米,流域面积135万平方千米,是非洲第四大河流,也是南部非洲第一大河。赞比西河发源于赞比亚西北部边境海拔1300米处的山地,干流流经安哥拉、、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赞比亚和莫桑比克等国,支流流经马拉维,干流注入印度洋莫桑比克海峡。

南卢安瓜国家公园是赞比亚的一处野生动物保护区,位于国境东南部,穆钦加山脉东南麓,卢安瓜河中游,首都卢萨卡东北方向。,是赞比亚第二大国家公园,因东侧的卢安瓜峡谷而得名。南卢安瓜国家公园建于1950年,公园位于赞比亚东方省、北方省和中央省的交界处,面积9050平方公里,以野生动物品种繁多而闻名。野生动物群体中数量最多的是野象和黑犀牛,均有数千头之多。羚羊、长颈鹿、角马、狮子、豹子、河马、斑马、胡狼等随处可见,高冠鹤、秃鹭、鹭鸶等禽鸟飞鸣栖息于湖岸畔或者花树野草丛中。

外交部发言人就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将访华介绍有关情况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记者朱超、袁帅)应国家主席习邀请,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将于9月10日至16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外交部发言人毛宁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介绍有关情况。

毛宁说,赞比亚是南部非洲重要国家,中赞传统友好。当前,两国政治互信持续深化,务实合作成果丰硕,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良好合作。2024年将迎来中赞建交60周年。

毛宁说,希奇莱马总统访问期间,习主席将为希奇莱马总统举行欢迎仪式和欢迎宴会,两国元首将举行会谈,并共同出席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李强总理、赵乐际委员长将会见希奇莱马总统。希奇莱马总统还将赴江西省、福建省、深圳市参访。“相信希奇莱马总统此访将为中赞关系全面深入发展注入新动力,推动两国友好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赞比亚国家概况

【人 口】 1840万(2020),大多属班图语系黑人。有73个民族,奔巴族为最大部族,约占全国人口的33.6%。官方语言为英语,另有31种部族语言。80%的人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首 都】 卢萨卡(Lusaka),人口310万。海拔1280米,10月最热,日平均最高气温31℃,最低18℃;7月最凉,日平均最高气温23℃,最低9℃。

【重要节日】 青年节:3月12、13日。非洲解放日:5月25日。独立日:10月24日。

【简 况】 非洲中南部内陆国家,东接马拉维、莫桑比克,南接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和,西邻安哥拉,北靠刚果(金)及坦桑尼亚。大部分地区海拔1000~1500米。属热带草原气候,5~8月为干凉季,气温为15~27℃,9~11月为干热季,气温为26~36℃,12月至次年4月为雨季。年平均气温18℃~20℃。

公元9世纪,赞境内先后建立过卢巴、隆达、卡洛洛和巴罗兹等部族王国。1889~1900年,英国人罗得斯建立的“英国南非公司”逐渐控制了东部和东北部地区。1911年,英国将上述两地区合并,以罗得斯的名字命名为“北罗得西亚保护地”。1959年,北罗得西亚联合民族独立党(简称民独党)成立,发动群众通过“积极的非暴力行动”争取民族独立。1964年1月,北罗得西亚实现内部自治,同年10月24日正式宣布独立,定国名为赞比亚共和国,仍留在英联邦内。民独党领袖卡翁达任首任总统。1973年卡翁达取消多党制,实行由民独党执政的“一党民主制”。1990年恢复多党制。1991年11月举行多党选举,多党(简称多)领袖奇卢巴当选总统,1996年11月连任。2001年12月,多领袖姆瓦纳瓦萨当选总统,2006年10月连任。2008年8月,姆瓦纳瓦萨总统因病在巴黎病逝。10月30日,赞举行总统补选,多候选人、代总统班达当选总统。2011年9月,赞比亚举行总统、议会和地方政府“三合一”大选。爱国阵线月,萨塔总统在伦敦病逝。2015年1月20日,赞比亚举行总统补选,爱国阵线日,赞比亚举行总统选举,伦古总统获胜并于9月13日宣誓就职。任期至2021年9月。2021年8月12日,赞比亚举行总统、议会和地方政府“三合一”大选,国家发展联合党领袖哈凯恩德·希奇莱马获胜并于8月24日宣誓就职。

【政 治】 实行总统内阁制。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由全民选举产生,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一次。

【宪 法】 1964年制定第一部宪法,1973年制定第二部宪法。1990年议会修改宪法,恢复多党制。现行宪法于1991年8月颁布。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军队总司令,由普选产生,任期五年,可连任两届;实行总统内阁制,增设副总统,内阁部长由总统从议员中任命;实行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允许反对党存在等。1996年6月,议会再次修改宪法,增加“总统候选人父母和本人必须是赞比亚人”、“酋长不能从政”等条款。2003年,围绕总统选举程序改革,新一轮宪改进程启动。2007年12月,全国修宪会议召开。2010年8月,全国修宪会议向政府提交新宪法草案议案。2011年4月,赞宪法修正案未获通过。2012年4月,赞比亚宪法起草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公布了新宪法草案(初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2015年12月,赞议会通过赞宪法修正案,规定总统候选人必须获得半数以上选票才能当选,副总统作为总统竞选伙伴参选,承认赞国民双重国籍。2016年1月赞宪法修正案正式获得总统签署生效。

【议 会】 国民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实行一院制,共设164个席位,任期5年。其中156个席位由直选产生,总统可另指派8位任命议员。本届议会于2021年8月选举产生,是独立后的第十三届国民议会,议长内莉·穆蒂(Nelly Mutti)。国家发展联合党91席、爱国阵线席。

【政 府】 本届内阁于2021年9月组成,由总统、副总统和25名部长组成。主要成员如下:总统哈凯恩德·希奇莱马,副总统穆塔莱·纳卢曼戈(Mutale Nalumango,女),财政部长西通贝科·穆索科图瓦内(Situmbeko Musokotwane),能源部长彼得·卡帕拉(Peter Kapala),外交部长斯坦利·卡库博(Stanley Kakubo),水资源开发与用水卫生部长迈克·姆波沙(Mike Mposha),卫生部长西尔维娅·马塞博(Sylvia Masebo,女),社区发展部长多琳·姆万巴( Doreen Mwamba,女),技术与科学部长费利克斯·穆塔蒂( Felix Mutati),交通与物流部长弗兰克·塔亚利( Frank Tayali),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长布兰达·坦巴坦巴( Brenda Tambatamba,女),土地与自然资源部长伊莱贾·穆奇马( Elijah Muchima),国防部长安布罗斯·卢富马( Ambrose Lufuma),教育部长道格拉斯·西亚卡利马(Douglas Siakalima),内政部长雅各布·姆温布(Jacob Mwiimbu),司法部长穆兰博·汉贝( Mulambo Haimbe),基础设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长查尔斯·米卢皮( Charles Milupi),地方政府部长加里·恩肯博( Garry Nkombo),旅游与文化部长罗德尼·西孔巴( Rodney Sikumba),中小企业部长伊莱亚斯·穆班加( Elias Mubanga),信息与媒体部长楚茜·卡桑达( Chushi Kasanda,女),绿色经济与环境部长柯林斯·恩佐武( Collins Nzovu),畜牧业与渔业部长马科佐·奇科特( Makozo Chikote),矿业与矿产部长保罗·卡布斯韦( Paul Kabuswe),农业部长鲁本·菲里(Reuben Phiri),商业与贸易部长奇波卡·穆伦加( Chipoka Mulenga),青年与体育部长埃尔维斯·恩坎杜( Elvis Nkandu)。

【司法机构】 由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劳资关系法院、初级法院和地方法庭组成。首席官艾琳·曼比利玛(Irene Mambilima)。

(1)国家发展联合党(United Party for National Development,UPND): 执政党。1998年12月成立,简称国发党。成立以来发展较快,在南方省和西方省影响较大。经济上以发展农业为主,改变经济结构单一现状。改革选举制度,保证三权分立、相互制衡。主张实行免费教育和医疗服务。扩大就业机会。领袖哈凯恩德·希奇莱马(Hakainde Hichilema)。

(2)爱国阵线(The Patriotic Front,PF):前执政党,目前最大在野党。2001年成立。其纲领是政治上主张分权而治,保障人类的基本权利、自由和社会公平、正义,减少政府行政开支,提高行政效率,反对腐败和滥用公共资源;经济上奉行自由贸易政策,主张实行低税率和低利率刺激经济发展,主张大力发展教育、卫生事业和基础设施,积极创造就业,提高民众收入。党主席埃德加·查格瓦·伦古(Edgar Chagwa Lungu)。

(3)多党(The Movement for Multi-Party Democracy,MMD):前执政党。1990年12月成立,简称多。政治纲领是实行政治多元化、经济自由化、私有化;保护人民参与政治、经济活动的权利;提倡言论、集会、结社自由;党政分开,确保酋长的职能与传统统治。领袖奈弗斯·蒙巴(Nevers Mumba)。

【重要人物】 哈凯恩德·希奇莱马(Hakainde Hichilema):总统。1962年6月生于南方省,通加族。英国伯明翰大学金融和商业战略硕士。曾长期从商,是巴克莱银行赞比亚分行最大当地股东、赞第二大牧场主。2006年加入国家发展联合党,同年接替去世的国发党创始人马佐卡成为党首。自2006年始先后6次参加总统大选,直至2021年8月当选赞比亚第七任总统。

埃德加·查格瓦·伦古(Edgar Chagwa Lungu):前总统。1956年生。赞比亚大学法学学士。曾长期从事法律工作。2011年当选国会议员。2012年出任内政部长。2013年担任国防部长兼任司法部长和爱国阵线月当选赞比亚第六任总统。2016年8月在赞比亚大选中获得连任。

【经 济】 经济主要包括农业、矿业和服务业,其中以铜开采和冶炼为主体的矿业占重要地位。独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发展较快,此后由于国际市场铜价下跌,政府国有化政策失误等原因,经济陷入困境。1991年多上台执政,大力推行经济私有化和多元化,积极吸引外资,经济保持较快增长。2005年达到重债穷国完成点,获巨额债务减免,外债由2005年底的55亿美元降至2006年底的6.35亿美元。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矿业遭受较大冲击,经济下滑。2009年后经济明显复苏。2011年,世界银行将赞列入低水平中等收入国家。2014年至2016年,赞货币贬值、债务上升、粮食减产、电力短缺等发展困难和挑战增多,经济内生动力不足问题凸显。2017年以来,赞比亚政府多措并举推进经济复苏,经济发展逐步向好,货币汇率趋稳,通胀持续回落。2017年6月,时任总统伦古公布第七个国家发展规划,以推进经济多元化、创造就业、削减贫困、提高政府效能为重点,争取于2030年建设成为繁荣的中等收入国家。近年来,赞面临干旱、电力短缺、农业歉收、外债高企等不利因素。疫情加剧赞经济脆弱性。2020年,赞外债总额攀升至120亿美元,成为疫情发生以来非洲首个主权违约国家。2021年9月,新一届内阁宣誓就职,致力于推动国家团结、经济增长、保障民生及社会平等。

【资 源】 自然资源丰富,以铜为主。铜蕴藏量2000万吨,约占世界铜总蕴藏量的2.8%,素有“铜矿之国”之称。钴是铜的伴生矿,储量约35万吨,居世界第二位。此外还有铅、镉、硒、镍、铁、金、银、锌、锡、铀、绿宝石、水晶、钒、石墨、云母等矿物。全国森林覆盖率为45%。

【工矿业】 采矿业较发达,是国民经济主要支柱之一。其主体是铜矿和钴矿的开采和冶炼。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矿业仅增长2.4%。2009年,随着国际市场铜价回升,矿业增长势头强劲,卢姆瓦那、卢安夏等大型铜矿先后投产或复产。铜产量过去4年均值为80.5万吨,镍产量增至3394吨,黄金、煤炭、钴、绿松石产量下降。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际铜价下跌,赞矿业发展受到重创。9月,伦古总统在议会讲话上强调,采矿业仍是经济支柱产业,政府将黄金列为战略储备,鼓励中小手工业者参与开采。2021年以来,国际铜价持续走高,给赞经济带来利好。

制造业较落后。独立前,工业制成品基本依赖进口。独立后,政府积极致力于发展国有制造业。多执政后,对制造业实行私有化。1998年以后,制造业得到较快发展。食品、饮料、烟草、纺织和皮革等行业产值约占整个制造业的75%。

【能 源】 主要来自于水力、石油、木材和煤炭等,除原油依靠进口外,其它基本能自给。赞水利资源丰富,蕴含发电量6000兆瓦,2014年装机容量为2203兆瓦。原为电力出口国。因对主要发电站进行整修,发电量大幅下降,2005年11月开始自南非和刚果(金)进口电力。赞主要从中东、安哥拉进口石油。从中东进口的石油船运至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港,再通过坦赞输油管道送至恩多拉市的炼油厂。

【农 业】 农业是赞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全国80%以上人口从事农业。目前开发的可耕地面积为620万公顷,只占全部可耕地的14%。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小麦、大豆、水稻、花生、棉花、烟草等。正常年景玉米可自给。赞耕地普遍缺乏灌溉系统,农作物抗灾能力较弱。2020年赞粮食产量340万吨,粮食储备100万吨,木薯、大米、大豆、花生、烟草等作物耕种面积120万公顷,种子产量12.9万吨,实现自给自足并对外出口,水产业产值5100万美元,产量12.7万吨。

【旅游业】 有世界著名的维多利亚瀑布和19个国家级野生动物园,其中卡富埃国家公园占地面积最大。赞还辟有32个狩猎管理区。游客人数保持增长势头。2013年8月,赞比亚和津巴布韦联合举办了第20届世界旅游组织大会。

公路:总长3.73万公里,其中柏油路7000公里左右。公路运输量约占赞国内货运总量的83.4%。

铁路:总长2100公里,由坦赞铁路(赞境内为886公里)和其他一些线%左右依靠铁路。除坦桑尼亚外,赞还与津巴布韦和刚果(金)有铁路相连。

空运:全国有四个国际机场,即卢萨卡、恩多拉、利文斯敦和姆富韦国际机场,18个国内机场,共有11家航空公司经营国际客货运业务。

【财政金融】 赞政府从20世纪70年代起大举借债,财政预算较多依赖国际援助。近年来,赞债务快速积累。根据EIU(英国经济学人智库)数据,截至2020年底,赞负债率和偿债率分别为96.9%和30.26%。

【对外贸易】 主要出口铜、钴、锌、木材、烟草、食糖、咖啡等,其中铜出口是赞主要的外汇来源。主要进口机械设备、石油、化工产品、医药和纺织品等。主要出口国为瑞士、中国、南非、刚果(金)和埃及等,主要进口国为南非、刚果(金)、中国、印度等。2020年,出口额为67.63亿美元,进口额为45.27亿美元。

【外国援助】 1996年西方捐助国因政治原因冻结对赞援助,至1997年才部分恢复。2005年4月,赞达到重债穷国计划完成点,获得巨额债务减免。2008年接受外国援助2.09万亿克瓦查。2009年,因赞卫生部被曝光贪腐案件,荷兰等部分西方捐助国一度暂停向赞提供援助。2018年9月,因赞社区发展与社会服务部、教育部等被曝光涉及腐败案件,英国、瑞典、爱尔兰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暂停部分对赞援助。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获得美国、欧盟及其成员国、日本以及多边机构约40亿克瓦查抗疫援助。

【人民生活】 赞比亚国民平均寿命为52岁,婴儿死亡率为10.2%。贫困率较高。赞比亚艾滋病人感染率为14.3%。近年来,赞比亚政府在艾滋病防治方面取得显著成绩,除部分偏远和农村地区外,已经基本实现向所有艾滋病感染者免费发放药物。目前全国有2.2万名专业医护人员,每千人中有1.4名临床工作者,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千人2.5名临床工作者标准。

【军 事】 正规军3.5万人,其中陆军2.1万人、空军约6000人,另有国民服务队(准军事部队)8000人、警察2.5万人。武器装备主要来自中国、前苏联、美国、意大利、加拿大、德国等。

【文化教育】 实行9年制普及义务教育。成人识字率约为75%。目前全国有基础学校8801所,高中690所,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院校268所,大学3所,即赞比亚大学、铜带省大学和穆隆古希大学。约95%的适龄儿童能入学,其中有20%可继续升入中学,20~24岁的青年中有2%左右能享受高等教育。赞比亚政府在各地设有文化村或文化中心,以保留和发展民间传统文化和艺术。近年来,政府利用外国援助,不断加大对教育部门的资金投入。

【新闻出版】 主要报刊有:《赞比亚时报》,官方最大报纸,发行量1.5万份每日;《赞比亚每日邮报》,官方报纸,发行量1.2万份每日。

赞比亚新闻通讯社(Zambia News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ZANIS):隶属于赞新闻、广播和旅游部,2005年由赞比亚新闻署与赞比亚通讯社合并而成。在全国各省均设有分支机构,全面负责对赞境内的新闻报道。

赞是泛非新闻社南部非洲地区分社所在地。该分社负责对安哥拉、博茨瓦纳、莱索托、马拉维、莫桑比克、赞比亚和津巴布韦进行新闻报道。

【对外关系】 推行经济外交政策,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平解决冲突,确保赞比亚人及其他非洲公民在多边机构中的参与度及代表性,提升驻外使团工作专业性。同时积极扩大国际参与,在双边、区域、国际层面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系不结盟运动、非洲联盟、英联邦、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东南非共同市场(COMESA)等国际和地区组织成员。为非盟安理会改革十国元首委员会(C10)成员国。

【同美国的关系】 赞美关系良好。赞是美《非洲增长与机会法》及“总统防治艾滋病紧急救援计划”受益国。美国是赞最大援助方,美国际开发署于1977年在赞设立办公室,迄为赞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提供超过800亿克瓦查(约40亿美元)支持。2008年,美非洲司令部副司令耶茨、助理国务卿弗雷泽、教育部长斯佩林斯先后访赞。2011年,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出席在赞举行的“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部长级论坛并访赞。12月,美前总统乔治·W·布什访赞。2012年7月,美前总统乔治·W·布什再次访赞。2014年8月,赞比亚副总统盖伊·斯科特赴美出席美非峰会。2019年6月,伦古总统出席在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召开的第12届美国—非洲商业峰会。2020年7月,赞美双方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美政府允在未来5年内向赞提供390亿克瓦查(约19.5亿美元)援助,在卫生、教育、经济发展和民主治理等领域提供支持。2021年8月,美国贸易发展署代理署长埃邦代表拜登总统出席希奇莱马总统就职仪式。9月,希奇莱马总统访问美国,会见美副总统哈里斯,美国际开发署宣布增加1850万美元无偿援助,助赞加强民主、保护人权、抗击新冠肺炎及艾滋病、推动能源转型。

【同英国的关系】 赞曾是英国殖民地,独立后与英国保持着传统关系。英是赞主要援助、投资国和贸易伙伴之一。2007年,英、赞签订为期10年、英每年向赞提供4千万美元资金援助的协议,用于减贫、直接预算支持、选举及卫生等项目。2012年6月,时任总统萨塔赴英出席英国女王登基60周年庆典活动。2018年11月,哈里王子访问赞比亚。英国外交部非洲事务大臣杜德里奇于2020年10月访赞,2021年7月赴赞出席卡翁达开国总统葬礼,8月赴赞出席希奇莱马总统就职仪式。

【同日本的关系】赞日关系良好。2012年,萨塔总统访日。2013年,萨塔总统赴日出席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横滨峰会。2015年,维纳副总统访日。2018年12月,伦古总统对日进行正式工作访问,双方发表联合声明。2019年8月,伦古总统出席在日本横滨举行的第七届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TICAD)。

【同邻国的关系】 赞努力与周边邻国及其他非洲国家保持良好关系,积极参与地区政治、安全和经济合作。2008年津巴布韦发生选举争议,时任总统姆瓦纳瓦萨作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轮值主席积极进行调停。2013年8月,同津巴布韦联合举办第20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大会。2020年,伦古总统出席莫桑比克总统就职典礼,祝贺、坦桑尼亚总统连任,接待马拉维总统查克维拉访赞(查就任后首次出访)。2021年7月,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和肯尼亚总统肯雅塔等赴赞出席卡翁达开国总统葬礼。8月,肯尼亚、津巴布韦、南非、博茨瓦纳、马拉维、莫桑比克、刚果(金)、、坦桑尼亚、斯威士兰等10国元首赴赞出席希奇莱马总统就职仪式。

赞作为非盟、东南部非洲共同市场(秘书处设在卢萨卡)、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成员国,重视上述地区组织和“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在解决冲突、促进地区团结、实现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参与地区事务,将地区合作和政治、经济一体化置于优先地位,关注非洲地区和平与发展。

榆林活动各国概况之赞比亚

莫西奥图尼亚瀑布。盾形两侧为穿着工人制服的黑人男子和穿民族服装的黑人女子,象征非洲黑人的兄弟家庭。盾徽上端交叉着锄头和镐,象征该国的农民和矿工;其上的雄鹰象征赞比亚的独立、自由和国家有能力解决面临的问题。盾徽下端为绿地,象征肥沃的土地;绿地上的玉米象征农业和农作物;矿井和斑马象征该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底部的绶带上用英文写着“一个赞比亚,一个国家”。

自然地理:面积752614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南部的内陆国家。东北邻坦桑尼亚,东面和马拉维接壤,东南和莫桑比克相连,南接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和,西面是安哥拉,北靠刚果(金)、坦桑尼亚。境内大部分地区为海拔1000-1500米高原,地势大致从东北向西南倾斜。全境按地貌分为五个区:东北部东非大裂谷区,北部加丹加高原区,西南部卡拉哈里盆地区,东南部卢安瓜—马拉维高原区和中部卢安瓜河盆地区。东北边境的马芬加山海拔2164米,为全国最高点。赞比西河流经西部和南部,河上有著名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维多利亚大瀑布)。刚果河(扎伊尔河)上游卢阿普拉河发源于境内。热带草原气候,分凉干(5-8月)、热干(9-11月)和暖湿(12-4月)三季。

人口:1120万(2002年估计)。大多属班图语系黑人。有73个部族,其中奔巴族约占全国人口的18%,通加族占10%,其他还有洛兹族、恩戈尼族和隆达族等。欧亚人7万。官方语言为英语,另有31种部族语言。农村居民大多信奉原始宗教,其余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行政区划:全国分为9省68县。各省名称:卢阿普拉、北部、西北、铜带、中央、东部、西部、南部、卢萨卡。

简史:16世纪前后,班图语系一些部族开始在这一地区定居。16世纪到19世纪,境内先后建立过隆达王国、卡洛洛王国和巴罗兹王国。18世纪末,葡萄牙和英国殖民者相继入侵。1911年,英国殖民者将这一地区命名为“北罗得西亚保护地”,由“英国南非公司”管辖。1924年英国派驻总督进行直接统治。1953年9月3日,英国把南罗得西亚、北罗得西亚和尼亚萨兰(现名马拉维),强行合并为“中非联邦”。由于3国人民的反对,1963年12月“中非联邦”解体。1964年1月北罗得西亚实行内部自治,由联合民族独立党组成“内部自治政府”,同年10月24日正式宣布独立,定国名为赞比亚共和国,但仍留在英联邦内,卡翁达任总统。1973年8月通过新宪法,宣布赞进入第二共和国。

政治:1991年8月修改宪法,规定:国家的最高权力归总统。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由普选产生,任期五年,可连任两届;实行总统内阁制,取消总理职位,增设副总统,内阁部长由总统从议员中任命;在总统负责制下实行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的体制。允许反对党存在。1996年6月,议会再次修改宪法,增加“总统候选人父母和本人必须是赞比亚人”、“酋长不能从政”等条款。国民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实行一院制,共有150个席位,总统可另选派8位指定议员。

经济:经济结构单一,以矿业为主。自然资源丰富,以铜为主。铜蕴藏量9亿多吨,约占世界铜总蕴藏量的6%,素有“铜矿之国”之称,赞比亚是世界第四大铜生产国,2004年铜产量约40万吨。钴是铜的伴生矿,储量约35万吨,居世界第二位。此外还有铅、镉、硒、镍、铁、金、银、锌、锡、铀、绿宝石、水晶、钒、石墨、云母等矿物。全国森林覆盖率为43%。采矿业较发达,是赞国民经济三大支柱之一。其主体是铜矿和钴矿的开采和冶炼,为世界第四大产铜国和第二大产钴国。制造业较落后,原材料和技术均依赖进口。主要有化肥、纺织、水泥、玻璃、粮食加工、制糖、铜制品、轮胎、锯木、汽车装配等。能源主要来自于电力、石油、木材和煤炭等,除原油依靠进口外,其它均能自给。赞水电资源丰富,占总电力的97%左右。赞主要从中东进口石油。农业是赞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位居三大支柱产业之首,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全国约半数人口从事农业。可耕地约900万公顷,已耕地约144万公顷。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另有花生、棉花、烟草等。正常年景玉米可自给。赞耕地普遍缺乏灌溉系统,农作物抗灾能力较弱,农业生产对天气的依赖性很大。旅游业有世界著名的维多利亚瀑布和19个国家级野生动物园,其中卡富埃国家公园占地面积最大。赞还辟有32个狩猎管理区。

新闻出版:主要报刊有《赞比亚每日邮报》,官方报纸、《赞比亚时报》、《Z字杂志》,英文报刊。此外还有《每日快讯报》、《每周邮报》、《全国镜报》等。赞比亚通讯社是官方通讯社,1969年1月成立。赞比亚国家广播公司,成立于1988年。下设电视台和3个广播电台。赞是泛非新闻社南部非洲地区分社所在地。该分社负责对安哥拉、博茨瓦纳、莱索托、马拉维、莫桑比克、赞比亚和津巴布韦进行新闻报道。

外交:奉行不结盟、睦邻友好的对外政策,强调外交多元化,主张在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把“睦邻、民主、自由、人权、和平”作为外交政策的基石。注重经济外交,争取外援,吸引投资。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重视发展同邻国关系,致力于本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与和平解决南部非洲地区冲突,支持建立“非洲联盟”。

与中国关系:1964年10月29日,赞比亚同中国建交。2003年11月,赞比亚总统姆瓦纳瓦萨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05年12月,赞比亚副总统卢潘多·姆瓦佩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中国与赞比亚双边贸易额创历史新高。

赞比西河成为泡沫飞溅的维多利亚瀑布,在这世界上最壮观的瀑布处,雷鸣般的声响越过陡峭的悬崖。

西非也以有极漂亮的瀑布而自豪,在上沃尔特的塔格巴拉道古瀑布实际上是三个分开的瀑布,包括一道流过坚硬山脊的长长水帘和一缕细长的水柱。贝宁景色如画的坦诺古瀑布从高原倾泻而下流域入一巨大的水塘。几内亚的廷基索河从一系列湍流中的抗侵蚀的碉石间翻滚而过,在廷基索瀑布处告终。当赞比西河河水充盈时,每秒7500立方米的水汹涌越过维多利亚瀑布。水量如此之大,且下冲力如此之强,以至引起水花飞溅,远达40公里外均可以看到。维多利亚瀑布的当地名字是“Mosioa Tunra”,可译为“轰轰作响的烟雾”。彩虹经常在飞溅的水花中闪烁,它能上升到305米的高度。

1855年11月,苏格兰传教士和探险家戴维·利文斯敦成为第一个到达维多利亚瀑布的欧洲人。他初次听到关于瀑布的事是在四年之前,当时他和威廉姆·科顿·奥斯威尔抵达赞比西河岸以西129公里处。然后,在1853年与1856年之间,利文斯敦与一批欧洲人一起首次横穿非洲。利文斯敦希望非洲中部能向基督教传教士们开放,从非洲南部向北旅行经过贝专纳(现在的博茨瓦纳),到达赞比西河。然后,他向西到安哥拉的罗安达沿海。考虑到这条线路进入内陆太困难,他又调头东向,大致沿着赞比西河前行,1856年5月到达莫桑比克沿海的克利马内。奇怪的是,探险家们并没有因发现了维多利亚瀑布而兴高采烈,尽管他后来对此事有“如此动人的景色一定会被飞行中的天使所注意”这样的描述。对利文斯敦而言,这瀑布实质上就是一垛长1676米、下冲107米的水墙,也是基督教传教士们试图到达内陆土著村落的实际障碍。

对他而言,旅行的重点是发现瀑布以东的巴托卡高原。如果赞比西河被证实是可全线通航的话(它不能通航),在他看来,这一地方可作为潜在的居民点。尽管他以感觉有所“进展”的方式表达对发现瀑布的失望,但利文斯敦还是承认瀑布是如此壮观,以致只能以英国女皇维多利亚的名字命名。

瀑布只是一条壮观的河道的起点,因为水雾缭绕的河流在其通过一窄狭的峡谷途中立刻变得波涛汹涌。峡谷来回曲折72公里,这些急转弯是由岩石的断层引起的,几千年来,岩石一直受到水力的侵蚀。赞比西河逶迤穿过由一层层的砂岩和玄武岩构成的高原,而断层形成的地方正是这些不同岩石的交汇点。南非的瀑布在南非,奥兰治河在辟通花岗岩峡谷之前,在奥拉皮斯瀑布处跃过高原边缘,瀑布跌下146米。花岗岩是最坚硬的岩石之一,很难想象能任凭这水力侵蚀出这样的峡谷。干季的奥兰治河并不比溪流大多少,但是,春雨引起河水猛涨。该瀑布被贴切地称为奥拉皮斯,这是一个源自霍顿督语的专门名词,意为“有巨响的地方”。

尽管扎伊尔的洛福伊瀑布有335米的落差,任何时候都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但它也随季节而变化。

非洲以有图盖拉瀑布而自豪,它是非洲最高的瀑布。实际上它是由5个小瀑布组成的瀑布系列,河水令人惊奇地陡降945米。

圣诞节到了,想想没什么送给你的,又不打算给你太多,只有给你五千万:千万快乐!千万要健康!千万要平安!千万要知足!千万不要忘记我!

不只这样的日子才会想起你,而是这样的日子才能正大光明地骚扰你,告诉你,圣诞要快乐!新年要快乐!天天都要快乐噢!

奉上一颗祝福的心,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愿幸福,如意,快乐,鲜花,一切美好的祝愿与你同在.圣诞快乐!

看到你我会触电;看不到你我要充电;没有你我会断电。爱你是我职业,想你是我事业,抱你是我特长,吻你是我专业!水晶之恋祝你新年快乐

如果上天让我许三个愿望,一是今生今世和你在一起;二是再生再世和你在一起;三是三生三世和你不再分离。水晶之恋祝你新年快乐

当我狠下心扭头离去那一刻,你在我身后无助地哭泣,这痛楚让我明白我多么爱你。我转身抱住你:这猪不卖了。水晶之恋祝你新年快乐。

风柔雨润好月圆,半岛铁盒伴身边,每日尽显开心颜!冬去春来似水如烟,劳碌人生需尽欢!听一曲轻歌,道一声平安!新年吉祥万事如愿

传说薰衣草有四片叶子:第一片叶子是信仰,第二片叶子是希望,第三片叶子是爱情,第四片叶子是幸运。 送你一棵薰衣草,愿你新年快乐!

赞比亚概况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为绿色,右下方的竖长方形由红、黑、橙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条相连而成,其上方为一只展翅的雄鹰。绿色象征国家的自然资源,红色象征为自由而斗争,黑色代表赞比亚人,橙色象征国家的矿藏。飞翔的雄鹰象征赞比亚的独立、自由。

【国徽】中间的盾形图案由黑白相间的波纹构成,象征著名的莫西奥图尼亚瀑布。盾形两侧为穿着工人制服的黑人男子和穿民族服装的黑人女子,象征非洲黑人的兄弟家庭。盾徽上端交叉着锄头和镐,象征该国的农民和矿工;其上的雄鹰象征赞比亚的独立、自由和国家有能力解决面临的问题。盾徽下端为绿地,象征肥沃的土地;绿地上的玉米象征农业和农作物;矿井和斑马象征该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底部的绶带上用英文写着“一个赞比亚,一个国家”。

【国家政要】总统埃德加·伦古( Edgar C. Lungu),2015年1月当选并就职;副总统伊农格·维纳,2015年1月任职;外长威尔伯·西穆萨。

【自然地理】面积75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属于高原地区。位于非洲中南部的内陆国家。东北邻坦桑尼亚,东面和马拉维接壤,东南和莫桑比克相连,南接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和,西面是安哥拉,北靠刚果(金)、坦桑尼亚。境内大部分地区为海拔1000-1500米高原,地势大致从东北向西南倾斜。全境按地貌分为五个区:东北部东非大裂谷区,北部加丹加高原区,西南部卡拉哈里盆地区,东南部卢安瓜—马拉维高原区和中部卢安瓜河盆地区。东北边境的马芬加山海拔2164米,为全国最高点。赞比西河流经西部和南部,河上有著名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维多利亚大瀑布)。刚果河(扎伊尔河)上游卢阿普拉河发源于境内。热带草原气候,分凉干(5-8月)、热干(9-11月)和暖湿(12-4月)三季。

【人口】1463万(2014年),大多属班图语系黑人。有73个民族,奔巴族为最大部族,约占全国人口的33.6%,其他较大民族还有孃家族、通加族。官方语言为英语,另有31种部族语言。以基督教为国教,80%的人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其他信奉教、印度教、佛教及当地原始宗教。

【首都】卢萨卡(Lusaka),人口310万。海拔1280米,10月最热,日平均最高气温31℃,最低18℃;7月最凉,日平均最高气温23℃,最低9℃。

实行总统内阁制。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由全民选举产生,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1次。萨塔总统就任后,以打击腐败、创造就业、消减贫困为施政重点,努力兑现竞选承诺,政局总体保持稳定。2014年10月28日,迈克尔·萨塔在英国伦敦病逝。

2015年1月,赞比亚举行总统补选,执政党爱国阵线候选人埃德加·伦古赢得总统选举,是赞比亚独立以来第6任总统。副总统伊农格·维纳,是赞比亚独立后首位女性副总统。

【宪法】1964年制定第一部宪法,1973年制定第二部宪法。1990年议会修改宪法,恢复多党制。现行宪法于1991年8月颁布。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军队总司令,由普选产生,任期5年,可连任两届;实行总统内阁制,增设副总统,内阁部长由总统从议员中任命;实行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允许反对党存在等。1996年6月,议会再次修改宪法,增加“总统候选人父母和本人必须是赞比亚人”、“酋长不能从政”等条款。2003年,围绕总统选举程序改革,新一轮宪改进程启动。2007年12月,全国修宪会议召开。2010年8月,全国修宪会议向政府提交新宪法草案议案。2011年4月,赞宪法修正案未获通过。萨塔总统就任后,宣布将在90天内通过新宪法。2012年4月,赞比亚宪法起草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公布了新宪法草案(初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征求意见后,新宪法草案迟迟未公布,新宪法出台一波三折。

【议会】国民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实行一院制,共设158个席位,任期5年。其中150个席位由直选产生,总统可另指派8位任命议员。本届议会于2011年9月选举产生,是独立后的第十一届国民议会。现任议长帕特里克·马蒂比尼(Patrick Matibini)。

【政府】本届内阁于2015年1月组成,共设22位阁员,其中14人为此前内阁留任阁员。

【司法机构】由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劳资关系法院、初级法院和地方法庭组成。首席官欧内思特·萨卡拉(Ern est Sakala),总检察长蒙巴·马利拉(Mumba Malila)。

(1)爱国阵线(The Patriotic Front, PF):执政党。2001年成立。其纲领是政治上主张分权而治,保障人类的基本权利、自由和社会公平、正义,减少政府行政开支,提高行政效率,反对腐败和滥用公共资源;经济上奉行自由贸易政策,主张实行低税率和低利率刺激经济发展,主张大力发展教育、卫生事业和基础设施,积极创造就业,提高民众收入。领袖迈克尔·奇卢菲亚·萨塔(Michael Chilufya Sata)。

(2)多党(The Movement for Multi-Party Democracy,MMD):最大在野党,1990年12月成立,简称多。政治纲领是实行政治多元化、经济自由化、私有化;保护人民参与政治、经济活动的权利;提倡言论、集会、结社自由;党政分开,确保酋长的职能与传统统治。领袖内弗斯·蒙巴(Nevers Mumba )。

(3)国家发展联合党(United Party for National Development, UPND):1998年12月成立,简称国发党。成立以来发展较快,在南方省和西方省影响较大。经济上以发展农业为主,改变经济结构单一现状。改革选举制度,保证三权分立、相互制衡。主张实行免费教育和医疗服务。扩大就业机会。领袖哈凯恩德·希奇莱马(Hakainde Hichilema)。

正规军3.5万人,其中陆军2.2万人、空军约6000人,另有国民服务队(准军事部队)7000人、普通警察1.3万人、秘密警察1.2万人。

奉行不结盟和睦邻友好的对外政策,强调外交多元化,主张在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注重经济外交,把争取外援、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外交工作的重点。重视发展与西方的经济合作,争取援助和投资,同时也注意保持独立性。英国、欧盟、美国和日本是赞主要援助、投资伙伴。与非洲国家保持传统友好关系,积极致力于南部非洲政治、经济一体化与和平解决地区冲突,支持非洲联盟建设。重视发展与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日本和印度等大国的关系。

【与中国关系】中国与赞比亚于1964年10月29日建交,赞是南部非洲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两国传统友谊深厚,双边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

卡翁达总统执政时期(1964-1991年),中国积极支持赞政府巩固政治独立、反对西方殖民主义控制的斗争,援助赞建设的坦赞铁路成为中赞乃至中非友好的丰碑。中赞关系也随之发展和密切。卡翁达总统任期内曾4次访华,他称中国为“可信赖的全天候朋友”。多党于1991年执政后,中赞关系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双方在新形势下加大经济合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果,政治友好关系进一步巩固。2011年9月,爱国阵线上台执政后,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继续稳步发展,双方高层保持密切交往,各领域友好往来稳步推进。

2013年4月,赞比亚总统萨塔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2014年6月,副主席率团访问赞比亚,会见了萨塔总统,并与副总统斯科特举行会谈。2014年,习主席两次派特使赴赞,分别出席赞独立50周年庆典和萨塔总统葬礼。2015年3月,赞比亚总统伦古来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

2016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对赞比亚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在首都卢萨卡会见赞比亚总统伦古,与马蒂比尼举行会谈,并会见赞比亚首任总统卡翁达。

2015年1-11月两国贸易额为21.54亿美元。中国主要从赞进口铜,向赞出口机电、钢铁制品。

【同美国的关系】赞美关系良好。赞是美《非洲增长与机会法》及“总统防治艾滋病紧急救援计划”受益国。2008年,美向赞提供2.69亿美元艾滋病专项资金援助,并宣布在今后5年内继续提供8.64亿美元用于支持赞艾滋病防治事业。2008年,美非洲司令部副司令耶茨、助理国务卿弗雷泽、教育部长斯佩林斯先后访赞。2011年,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出席在赞举行的“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部长级论坛并访赞。12月,美前总统乔治·W·布什访赞。2012年7月,美前总统乔治·W·布什再次访赞。2014年8月,赞比亚副总统盖伊·斯科特赴美出席美非峰会。

【同英国的关系】赞曾是英国殖民地,独立后与英国保持着传统关系。英是赞主要援助、投资国和贸易伙伴之一。2007年,英、赞签订为期10年、英每年向赞提供4千万美元资金援助的协议,用于减贫、直接预算支持、选举及卫生等项目。2012年6月,萨塔总统赴英出席英国女王登基60周年庆典活动。

【同邻国的关系】赞努力与周边邻国及其他非洲国家保持良好关系,积极参与地区政治、安全和经济合作。2008年津巴布韦发生选举争议,姆瓦纳瓦萨总统作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轮值主席积极进行调停。2010年,班达总统先后出访卢旺达、、南非、马拉维、埃及等非洲国家。2011年萨塔就任总统后先后出访南非、津巴布韦、博茨瓦纳等国。2012年8月,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访问赞比亚。

赞作为非盟、东南部非洲共同市场(总部设在卢萨卡)、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成员国,重视上述地区组织和“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在解决冲突、促进地区团结、实现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参与地区事务,将地区合作和政治、经济一体化置于优先地位,关注非洲地区和平与发展,2006年赞加入非洲政治互查机制协议。

经济主要包括农业、矿业和服务业,其中矿业占重要地位。独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发展较快,此后由于国际矿业市场价格下跌,政府国有化政策失误等原因,经济陷入困境。多执政以来,大力推行经济私有化和多元化,积极吸引外资,经济保持较快增长。2005年达到重债穷国完成点,获巨额债务减免,外债由2005年底的55亿美元降至2006年底的6.35亿美元。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矿业遭受较大冲击,经济下滑。2009年经济明显复苏。2010年矿业公司复产、增产势头良好,玉米获得历史性丰收。2011年,世界银行将赞列入低水平中等收入国家。近年来,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资源】自然资源丰富,以铜为主。铜蕴藏量1900万吨,约占世界铜总蕴藏量的6%,素有“铜矿之国”之称。钴是铜的伴生矿,储量约35万吨,居世界第二位。此外还有铅、镉、硒、镍、铁、金、银、锌、锡、铀、绿宝石、水晶、钒、石墨、云母等矿物。全国森林覆盖率为45%。

【工矿业】采矿业较发达,是国民经济主要支柱之一。其主体是铜矿和钴矿的开采和冶炼。独立后赞矿产业曾发展较快,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铜产量逐年下降。1970年前,赞铜矿一直属于私有。1970年赞政府进行铜矿国有化改革,将赞铜矿重组为罗安(ROAN)联合铜矿公司和恩昌加(NCHANGA)联合铜矿有限公司。1982年两大公司又被合并为赞比亚联合铜矿公司(ZCCM),成为当时世界第二大铜矿公司。奇卢巴政府自1991年起大力推行铜矿私有化。2001年国有大型铜矿私有化全部完成,赞铜产量回升。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矿业仅增长2.4%。2009年,随着国际市场铜价回升,矿业增长势头强劲,卢姆瓦那、卢安夏等大型铜矿先后投产或复产。2013年,铜产量为92万吨。

制造业较落后。独立前,工业制成品基本依赖进口。独立后,政府积极致力于发展国有制造业。多执政后,对制造业实行私有化。1998年以后,制造业得到较快发展。食品、饮料、烟草、纺织和皮革等行业产值约占整个制造业的75%。

【能源】主要来自于水利、石油、木材和煤炭等,除原油依靠进口外,其它基本能自给。赞水利资源丰富,蕴含发电量6000兆瓦,2013年装机容量为1842兆瓦。原为电力出口国。因对主要发电站进行整修,发电量大幅下降,2005年11月开始自南非和刚果(金)进口电力。赞主要从中东、安哥拉进口石油。从中东进口的石油船运至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港,再通过坦赞输油管道送至恩多拉市的炼油厂。

这是2006年10月21日,首都卢萨卡以南约80公里处的姆纳里咖啡园,工人展示该园生产加工的咖啡豆。

【农业】农业是赞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全国约三分之二人口从事农业。目前开发的可耕地面积为620万公顷,只占全部可耕地的14%。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小麦、大豆、水稻、花生、棉花、烟草等。正常年景玉米可自给。赞耕地普遍缺乏灌溉系统,农作物抗灾能力较弱。2013年,玉米产量为335万吨。

【旅游业】有世界著名的维多利亚瀑布和19个国家级野生动物园,其中卡富埃国家公园占地面积最大。赞还辟有32个狩猎管理区。游客人数保持增长势头。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及南非举办世界杯,2010年到赞比亚旅游人数达到68万人次,增长了20%。2013年8月,赞比亚和津巴布韦联合举办了第20届世界旅游组织大会。

公路:总3.73万公里,其中柏油路7000公里左右。公路运输量约占赞国内货运总量的83.4%。

铁路:总长2100公里,由坦赞铁路(赞境内为886公里)和其他一些线%左右依靠铁路。除坦桑尼亚外,赞还与津巴布韦和刚果(金)有铁路相连。2003年,铁路运输量为149.4万吨,其中坦赞铁路运输量为53.1万吨。

空运:全国有4个国际机场,即卢萨卡、恩多拉、利文斯敦和姆富韦国际机场,5个二级机场和5个简易机场,共有11家航空公司经营国际客货运业务。

【教育】实行9年制普及义务教育。成人识字率约为75%。目前全国有基础学校8493所,高中644所,学院9所,大学3所。约95%的适龄儿童能入学,其中有20%可继续升入中学,20~24岁的青年中有2%左右能享受高等教育。

近年来,政府利用外国援助,不断加大对教育部门的资金投入。2013年度财政预算中教育经费计划支出5.6万亿克瓦查,约占17%。

主要报刊有:《赞比亚时报》,官方最大报纸,发行量1.5万份每日;《赞比亚每日邮报》,官方报纸,发行量1.2万份每日;《邮报》,赞最大私人报纸,发行数量1万份每日。

赞比亚新闻通讯社(Zambia News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ZANIS):隶属于赞新闻、广播和旅游部,2005年由赞比亚新闻署与赞比亚通讯社合并而成。在全国各省均设有分支机构,全面负责对赞境内的新闻报道。

赞比亚国家广播公司(Zambia National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ZNBC):成立于1988年。下设2个电视台和3个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广播2、3台用英语广播,广播1台用7种本国语言广播。

赞是泛非新闻社南部非洲地区分社所在地。该分社负责对安哥拉、博茨瓦纳、莱索托、马拉维、莫桑比克、赞比亚和津巴布韦进行新闻报道。

【投资指南】赞比亚概览与经济数据

《非洲经贸投资指南2020-2021》(Guide for Trade and Investment in Africa)于10月正式向会员发布。为助力中非企业更直观地了解非洲各国,现对指南中非洲54国情况概览与经济数据进行连载更新。

赞比亚自然资源丰富。铜蕴藏量 9 亿多吨,是世界第七大产铜国,被誉为“铜矿之国”。境内河流众多,森林广袤,水力、林业资源丰富,水力发电占全国发电总量的 99%,森林覆盖率为 45%。在赞比亚与津巴布韦交界处,有世界著名的维多利亚瀑布。全国分布有 20 个国家级野生动物园,并辟有 34 个狩猎管理区,每年吸引大量游客。赞比亚在矿业、能源、农业、旅游等行业均有较大的投资开发潜力。